关于做好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有关工作的通知

作者:单位: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3-04-12点击数量:306


各学院:

为了落实和推进学校本科教学重点工作,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有关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237号)文件精神,学校现公布湖北师范大学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重点工作,请注意时间节点,提前部署,认真贯彻执行。

序号

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重点工作

校内截止时间

1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

424

2

省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

59

3

省、校级教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校级师范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

526

4

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69

5

校级教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校级师范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

623

6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阶段性检查工作

1020

一、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

(一)申报范围及数量

申报课程范围为列入现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高校本科课程,申报的五类课程为: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原则上优先推荐:①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的新工科、新文科高水平课程。②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创客秀”“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系列活动实施开展的社会实践课程。③依托湖北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上线课程开展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申报条件及要求

1.申报课程必须符合《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推荐条件”中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团队、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等7个方面要求。

2.截至20236月,申报课程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每门课程根据开设实际情况,只能从五类课程类型中选择一类进行申报。申报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含课程负责人)等申报信息须与学校教务系统中已完成的课程开设信息一致

3.申报课程负责人须为正式聘用教师,原则上应为专任教师;课程负责人应为本专业专家、名师或骨干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博士学位青年骨干教师可不受此职称限制),具有2年及以上本科课程主讲经历。同一课程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门课程。

4.申报课程选用的主讲教材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其中有相关选用要求的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课程须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5.各申报学院作为课程建设的主体,要严格按照申报要求,规范遴选工作程序,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核查,一旦发现有课程相关信息、数据造假等行为,学校将立即终止该课程申报推荐资格。

(三)不得申报的情形

 ①已获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含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或以该课程继续申报其他类型一流课程的。

 ②申报课程负责人及主要团队成员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问题、五年内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的。

 ③申报负责人在政治审查时发现申报课程内容存在涉密、思想性、科学性问题,或有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内容问题的。

(四)申报材料

1.申报汇总表。《湖北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汇总表》纸质版(盖章)和Excel版,文件命名格式为“学院+一流课程申报汇总表”。

2.申报书及支撑材料。每门申报课程需填写《湖北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按五类课程分五种样式),其中线上课程还需填写《课程数据信息表》。申报书及有关支撑材料等一起制成1PDF文件。文件命名格式为“学院+课程名+申报书”

3.视频材料(此材料待学校评审结果公布后再作准备)。申报的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负责人须提供10分钟“说课”视频和完整的一节课(至少40分钟)课堂实录视频MP4格式(具体要求见申报书),文件命名格式为“学校名+课程名+说课视频(课堂实录视频).mp4”,单个视频文件不得超过2GB;申报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须提供课程简介视频、教学引导视频(具体要求见附4),文件命名格式为“学校名-课程名-简介视频(教学引导视频).mp4”,单个视频文件不超过500MB

纸质合订本一式三份424日前提交至教学研究办公室1123室,电子材料提交至邮箱:yuanxiaoyan@hbnu.edu.cn

联系人:袁老师联系电话:0714-6538726


二、省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

(一)申报范围及数量

申报范围为我校各学院推荐具有申报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基础的项目,每个单位不超过1门,各单位申报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不超过1个,已获批国家级或省级课程思政的项目不再重复申报。

(二)申报条件

1.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课程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入选示范课程相应授课教师、团队自动认定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不需单独申报。

2.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中心聚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定位准确,育人理念先进,工作规划清晰,任务职责明确,运行机制完备,建设特色鲜明。

中心负责人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对如何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有深刻理解,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中心人员配备科学合理,具有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基础。

中心积极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指导和有力推进学校、院系、教师不同层面的课程思政建设,并在校内外形成示范辐射效应。

中心支持指导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课程,立足专业特色和课程育人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建成一批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建有宣传展示数字化平台,并开展推广共享。

中心开展经常性的课程思政建设教师交流、观摩和培训活动,汇聚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合力,积极推动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整体提高。

中心探索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学校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院系、教师的绩效考核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中心在政策、经费和条件等方面保障有力,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分享、展示、培训、研讨等活动的良好基础和支撑能力。

(三)申报材料

各单位根据所报项目报送以下相应材料:

1.《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汇总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汇总表》的Excel版和纸质版(盖章)。

2.《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书》的Word版和纸质版(盖章,每门申报课程一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书》的Word版和纸质版(盖章),相关支撑材料附在相应申报书之后一并制成一份电子版。

3.申报汇总表电子版的命名格式为:学院名称-课程(研究中心)汇总表,申报书电子版的命名格式为:学院名称-课程(研究中心)名称。

纸质合订本一式三份59日前提交至教学研究办公室1123室,电子材料提交至邮箱:yuanxiaoyan@hbnu.edu.cn

联系人:袁老师联系电话:0714-6538726


三、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一)申报范围及数量

各学院组织院内遴选,推荐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每学院原则上申报不超过1个 。

(二)申报条件

1.组织机制。基层教学组织的申报范围为院、系、部、中心等教学单位下设的教研室和课程组,原则上应涵盖相关课程所有任课教师。基层教学组织承担具体的教学管理、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制定有较完善的议事决策、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研讨活动、教学改革研究、青年教师培养、备课听课评议、教学质量督导和考核评价等基本管理制度。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设备和运行经费保障,设立运行3年以上。鼓励跨校、跨院系、跨学科专业设立基层教学组织。

2.队伍建设。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教学组织全员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未发生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基层教学组织梯队结构合理,制定教师培养计划,严把新教师开课关,对青年教师实施教学指导,每年制定并落实推荐或组织教师赴国内外高校、相关单位进修培训、访学考察、提升教学能力的方案规划。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应有良好的师德师风,热爱本科教学,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每年至少承担1门本科课程教学,教学效果好,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具有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工作的丰富经验,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奉献精神。

3.教学规范。严格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备课、授课、课程设计、实验实习、辅导答疑、作业及考试考查、毕业论文或设计等各项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质量较高,课堂(实验)教学规范,教学纪律严格,严格执行课程进程计划,考试管理严格规范,近3年每学期人均调停课不超过2次、无重大教学事故。教学档案资料(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表、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历、考试安排、教学参考资料、实验实习实训指导书、试题库、教学实习计划、网络学习材料等)齐备,教学大纲及时修订、课程内容及时更新、教案编写规范。严格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基本制度,近3年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达到100%。建立教学评价和质量分析反馈机制,开展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

4.教学改革。在教学单位组织下参与制订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新专业论证、专业评估、专业认证等工作,参与落实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荆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专业建设任务。开展慕课等在线课程、精品课程、双语课程、网络课程和规划教材建设,获批有校级及以上的上述课程、教材。定期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学习讨论,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提高素养。每2周至少开展1次教学观摩、教学讨论、集体备课等形式的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节课。推进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手段研究与实践创新,积极运用混合课堂、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进行教学和开展教学资源建设。推进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及教学项目等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导大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近三年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参与教师占比达到60%,近3年至少获1项省级教研立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省级本科教育教学建设项目。

(三)申报材料

1.《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申报汇总表》Excel版和纸质版(盖院章)。申报汇总表电子版的命名格式为:学院名称-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汇总表。

2.《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申报书》Word版和纸质版(一式三份),相关支撑材料附在相应申报书之后一并制成。申报书电子版的命名格式为:学院名称-基层教学组织名称。

纸质版材料69日前交至教务处1123室,电子材料发送至邮箱:guoxx@hbnu.edu.cn

学校615日前校内完成评审,620日给教育厅报送推荐名单及相关材料。

联系人:郭老师联系电话:0714-6538726


四、省、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及申报。

(一)省、校级教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校级师范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时间:2023515日至526

(二)省、校级教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校级师范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截止时间:2023623

请各学院提前做好准备,具体通知稍后发。

联系人:郭老师联系电话:0714-6538726


五、第二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阶段性检查工作(截止时间:20231020日)

(一)检查范围

阶段性检查的专业为第二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各相关专业认真梳理总结获批以来(如该专业先获批省级再获批为国家级,按获批省级时起计算)建设进展情况。


第二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

负责人

等级

所在学院

获批文号

1

思想政治教育

周青山

国家级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高厅函〔20217

2

小学教育

张小菊

国家级

教育科学学院

3

生物科学

潘继承

国家级

生命科学学院

4

商务英语

郑桃云

省级

外国语学院

5

应用化学

殷国栋

省级

化学化工学院

6

生物技术

侯建军

省级

生命科学学院

7

法学

陈向军

省级

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8

教育技术学

李书明

省级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9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蔡明伦

省级

历史文化学院

10

自动化

高红亮

省级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11

地理科学

吴乐知

省级

城市与环境学院

12

环境设计

杨璐

省级

美术学院


(二)检查内容

1.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的实现情况;

2.项目建设进展、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创新特色做法;

3.项目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经验、成效及示范带动作用;

4.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下一步工作目标、思路举措和保障措施。

(三)检查方式及材料报送

1.自查总结。各一流专业建设点高校及所在院系根据教育部和我省省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有关部署及要求,结合本校“十四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任务书,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及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评价体系及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系统梳理获批以来专业建设进展、成效、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获批专业逐个填写《湖北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阶段性检查报告》,学校将依据各专业报告形成整体性评估分析一流本科专业总体建设质量,1010日前形成《2023年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总结报告》。各一流本科专业检查报告及学校总结报告于报送前将以适当方式在校内公示5天。

2.抽查工作。1020日前请各专业认真做好自查总结及相关材料备查工作,随时准备好省、校级审核和实地抽查。

3.材料报送。检查材料包括《湖北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有关情况统计表》纸质版(盖章)及Excel版;②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北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阶段性检查报告》纸质版(学院意见栏需签字盖章,)及Word版。  纸质版材料1020日前交至教务处1123室,电子材料发送至邮箱:guoxx@hbnu.edu.cn

联系人:郭老师联系电话:0714-6538726

相关附件:关于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有关工作的通知.rar




教务处

2023412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9-2017 湖北师范大学教务处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3319号-1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磁湖·11号   邮编:435002 【信息发布】